- 2025-04-01
-
1953年,她们正青春。
有人穿上军装,成为战地医生;有人亲历战火,见证历史变迁;有人埋头研究,为科研事业燃烧青春。无一例外的是,她们都在为新中国建设而奋斗。
70多年后的今天,她们成为了一家人,在睿康之家国际妇女节特别活动“她与世纪的100种可能”的现场,“穿越”回到1953年,以“时代议员”的身份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。
请回答1953
3月8日,一场以女性视角展开的特别会议在睿康之家举行,女性长者们围坐一桌重温1953年的波澜壮阔,跟随议会长共同宣读议员就职誓言:“愿女性力量在新时代续写‘妇女能顶半边天’的荣光!”
对于共和国的女性建设者们来说,1953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。
那一年,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,百废待兴。也是在那一年,中国妇女解放运动迎来了重要的里程碑——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。这部法律,不仅废除了包办婚姻、重婚纳妾等封建陋习,更首次在法律上确立了“夫妻家庭地位平等”的原则。它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束缚中国女性千百年的枷锁。
与此同时,1953年也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点。无数女性走出家庭,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。她们在工厂里操作机器,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,在扫盲班里教授知识。她们用双手和智慧,书写了新中国女性的崭新篇章。
选择1953年作为带领女性长辈们“穿越”的时空锚点,不仅是为了致敬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,更是为了铭记那些为女性解放事业奋斗过的先驱者,正如每一位睿康之家长者们的故事,是历史的缩影,也是时代的财富。
她与世纪的故事
会议现场,女性长辈们以“时代议员”的身份,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为2025年的年轻人们讲述历史的回响。
车奶奶:18岁的军医梦
1953年,车奶奶正值18岁,刚刚入伍成为一名军队医务人员。她一边学习,一边为保卫祖国的伤员服务,用青春书写战地救死扶伤的篇章。
刁奶奶:15岁的历史见证者
1953年前后,15岁的刁奶奶在几年间亲眼见证了苏军在旅大的进驻和撤离,经历过时局动荡的年代,深知和平的珍贵。
孙奶奶:抗美援朝的从军梦
1953年,14岁的孙奶奶正在读书,抗美援朝的战火就在她的家乡燃起,许多从四川赶赴朝鲜战场的战士们在她家里借宿。看着军人们稚嫩的面庞,孙奶奶也萌生了当兵的念头,尽管当时年龄不符合标准,但长大后的她毅然从军,以一名军队医务人员的身份,参与到之后的抗美援越战争中。
娄奶奶:实验室里的惊险时刻
1953年,娄奶奶在大连化物所里一边学习,一边做研究。奶奶分享了一个惊险故事:当时研究所里正在研究氢气分离,由于工作人员疏忽,管道里残留的氢气未完全分解,三名工作人员在管道进行电焊作业时,娄奶奶也在处理工作,就在奶奶离开的五分钟后,管道发生爆炸。她后怕地说:“五分钟,我捡了一条命!”
朱奶奶:军医的坚守
1953年,已经是一名军医的朱奶奶随部队开拔,驻扎在靠近朝鲜边境的医院,正式加入到抗美援朝的战斗中。朱奶奶说:“当时部队里有一个口号,叫‘抗美援朝没过江,保家卫国没拿枪’,我们就是不过江的志愿军!”
来自时空的回响
女性长辈们的故事,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那个年代的艰辛与荣耀,也折射出女性力量的坚韧与光芒。奶奶们不仅分享了她们的青春与奋斗,也为身处2025年的年轻人们送上了真挚的寄语,用自己的人生智慧为新一代指路。
车奶奶:“希望你们把握好时代,敬爱老年人,青春是用来奋斗的,但也要记得关爱身边的人。”
刁奶奶:“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,珍惜现在,创造未来。”
孙奶奶:“希望你们好好读书,刻苦努力地工作,为人民服务。”
娄奶奶:“工作时一定要细心,细节决定成败。”
朱奶奶:“无论做什么工作,都要坚守自己的岗位,平凡的工作也能成就伟大的事业。”
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,张奶奶也感触颇多,她称睿康之家也是“妇女能顶半边天”的真实写照,女生们在这个大家庭里承担着多个角色,用专业和爱心维护着这个家的温暖与和谐。
她在发言的最后动情地说:“你们是刚刚开放的花朵,希望你们在这样好的环境里更努力地工作,更好地绽放自己的青春!”
岁月可苍老容颜,但无法磨灭智慧;时光可以带走青春,但无法掩盖光芒。
愿“她与世纪的100种可能”延续在更多年轻人的生命中,愿女性长辈们的智慧化作永恒的力量,激励更多女性在人生的舞台上,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。
重回1953年的她们,为2025年的我们
1953年,她们正青春。有人穿上军装,成为战地医生;有人亲历战火,见证历史变迁;有人埋头研究,为科研事业燃烧青春。无一例外的是,她们都在为新中国建设而奋斗。70多年后的今天,她们成为了一家人,在睿康之...
“剪刀石头布”救下噎食老人!睿康之家的“
“快,奶奶噎住了!”晚餐时间,睿康之家餐厅突然传来急促的呼救声——86岁的奶奶突发噎食,双手抓挠颈部,呼吸困难,照护人员第一时间捕捉到异常,在宝贵的“黄金4分钟”里,为长者争取到了最佳抢救时机。惊险4...